文/郭晏輔
「學習自轉日」,是 KIST 桃源國小近年辦理的教學活動,從去年開始至今已實施兩次,學校會在上學期末選定一天,這天沒有課表、沒有鐘聲,學生可前往若干個站點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內容,這些站點的關主主要為桃小的老師,還有外部夥伴與廠商,他們提供並設計素材,激發學生自學動力。在 2022 年 1 月 20 日的學習自轉日中,共有 14門 課程供學生選擇,在時間方面,雖然每節課的起迄沒有固定時間,但一整天下來每位學生大致可以參加三到四門課。
這次的課程主題包含:
- 部落走讀玩攝影:桃源國小位處布農部落,透過外部挹注的硬體設備,學生學習如何應用智慧型手機拍出具有質感的照片,在拍照的過程中也間接認識在地社區文化並與當地民眾產生連結。
- 法國新年當國王:這門課由桃小的外語老師規劃,學生學習如何烤製法國甜點國王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除了提升掌廚技能,也豐富了異國文化的認識。
- 海洋環境教學:外部講師帶學生們操作顯微鏡來觀察沙粒中的微小物件,包含許多人造物,如塑膠、垃圾,藉此了解海洋汙染與永續經營的議題。
- 圖騰的密碼:以布農傳統文化中的圖騰為素材,講解圖騰紋路的規則與形狀,應用箭弓作為媒材,說明繩子纏繞紋理與規律,學生藉此豐厚原民文化。
- 桌遊世界:桌遊作為一種益智遊戲,內容富含需要集思廣益動腦筋的元素,教師帶領大家玩桌遊,遊樂過程除了訓練大家的腦力,也希望學生玩完之後可帶領他人一同遊戲。
- 小小設計師/誰是金頭腦:上午由大江生醫的老師為大家講解面膜的生產過程並帶大家實作;下午則是進行機智問答。
- 動動你的手指頭:連結數學與益智遊戲的元素,教師事先布置好各式的題目,學生會先看到一張由若干支火柴構成的圖形,並需要移動指定的數量完成目標圖形。
- 原住民童玩製作:布農族文化中有許多有趣的玩具,老師會帶著大家鋸木頭,重製布農族的童年傳統童玩。
- 桃小演員訓練班:桃小的學生允文允武,才藝表演更是強項,老師在這門課程中結合了舞蹈的元素,訓練孩子肢體語言,在教授演戲的要領。
- 減醣大作戰:面對一個多糖時代,學生更需要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對此,老師帶養樂多還有可樂來讓大家猜猜看這些飲料一罐裡面相當於多少顆砂糖,藉以讓大家了解含糖飲料少喝為妙。
- 山羌介紹:邀請社區老師來為大家講解狩獵與烹煮山羌的過程,當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隻山羌,在教學中解剖給大家看山羌的生理構造,並帶入文化學習的素材。
- 書法好好玩:老師教大家寫書法,當時候恰逢及近年節,學生可藉此練習為家裡寫出好看的春聯。
- 熱線你和我:老師結合了原民圖騰要素,教授學生刺繡,以呈現精緻的繩結圖案,豐富藝術素養。
從課程內容可以發現,這些課程大多是從跨領域的學習知識出發,如山羌課程中,老師會先在解剖山羌時介紹動物的身體器官,在烹煮肉湯時,進一步引介原民食譜與飲食習慣,並帶入布農耆老的經驗談。這些知識不僅貼近孩子所處的部落文化,藉由將這些傳統文化與要素連結學科知識,如生物、社會科等等,不僅實踐文化相關教育學(CRP)的精神,而透過微課程(microlecture)架構,學生更可以透過這些課程專題,豐富對於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認知,並培養問題解決方法,這也是桃小以 PBL 課程為目標的課程創新模式。另一方面,學習自轉日的重點在將學習的主權回歸於學習者,當孩子在找尋自己感興趣的議題時,也同時在探索自己的專長、訓練並培養自身的學習動機。
隨著一次次的嘗試與課程演進,桃小的師生漸趨習慣這樣的教與學,除了能夠豐富學生更多課外學習的知識,教師在準備的過程中也同時培養自己的課程設計還有教學技能,讓自己朝向更為專業的教師之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