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羚榛
訪談對象/臺東縣立桃源國小老師 陳素惠
走進素惠老師的教室裡,孩子們正踴躍地和老師討論著畫有火柴人(東巴文)的圖樣可能代表的意思。原來,這些生動鮮明的圖片是來自中國麗江的「東巴文」。為了讓孩子能夠認識布農族的木刻畫曆(Islulusan),素惠老師在課堂上帶入符號意義強烈的象形文字,讓孩子們可以在高互動性的討論中,理解符號是一種可以壓縮複雜訊息的簡單傳訊方法。
對於符號有所認識之後,孩子們就使用生活中常見的「禁止符號」去進行創作,以圖像符號表示上課不能做哪些事情,學習如何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在課程的最後一步,就是回到木刻畫曆,和孩子們討論這條時間軸上,祖先們紀錄了哪些重要的工作,需要在不同時節中完成。在認知學習與動手互動的過程中,素惠老師帶著孩子們從世界文化裡看見自身文化的獨特之處。
扎根布農,塑造文化生活
在素惠老師的課堂上,不只可以從不同的文化去認識布農,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下,孩子們也可以從生活中的觀察與體驗,去觸摸到來自祖先的智慧結晶。
嬰兒祭(Masuhaulus)是布農族的重要祭典之一,意義在於祝福新生嬰兒能平安長大,並為其掛上項鍊,期許孩子可以如同項鍊上的珠串一樣耀眼。部落和桃源國小透過共同舉辦嬰兒祭,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孩子、老師與家長的連結也因此誕生。
在嬰兒祭中,長老會將石菖蒲搗碎,塗抹在嬰孩的額頭上寓意保護,石菖蒲因此成為嬰兒祭的代表植物。素惠老師為此找了和石菖蒲一樣有氣味的各種植物,帶著孩子們透過五感體驗,打開孩子們自己的感官,觀察植物的形狀、氣味來辨別這些植物。並且藉由和老師、同學們的討論,來推測、理解布農族祖先選擇石菖蒲作為嬰孩祝福與保護的可能原因。
素惠老師進一步延伸五感課程,引導著孩子們思考石菖蒲的其他功用。和他們一起搓揉石菖蒲,再剪碎置於茶包當中,製作成可以隨身攜帶的驅蟲除蚊香包。同時,也將布農族文化的元素,一點一點地包住孩子們的心。期許在未來,他們可以運用自身的文化亮點,找出生命發展的內在動機、提升自身能力,在各自的領域回轉向部落,帶出文化創新的生機與可能。
文化是出走的後盾、回家的導航
在嬰兒祭結束後的活動裡,孩子們拿著木刻畫曆的筆記,認真地和前來參與祭典的人們,分享著畫曆上一個個的圖樣,串聯成祖先流傳下來的智慧,也是文化傳承的軌跡。素惠老師用她的課程來實踐了文化相關教育(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gy, CRP)。
身為漢人的素惠老師,從事教職30年有餘,從偏鄉到城市,再從城市走回偏鄉的教學路上,在桃源國小看見到被主流漢人文化侵蝕的原住民文化,讓她對於「文化」感觸特別深刻。她也善用了自身專業的教學能力與教案設計技巧,帶著孩子們感受、認識這塊土地的文化脈搏。
「教育應當承載文化,喚醒學生的力量,培育學生能夠有自主決定的能力,走出去看見不同時,能不卑不亢地用自身的文化語言站立在自己的文化身分上」,素惠老師以文化課程,培養孩子建立具有文化態度的生活方式,成為有自信的 ”Bunun” ,並且能把出走的力量轉化成回家的聲音。
*Bunun:意即布農,是布農族人的自稱,在族語意義上是「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