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婉貞、郭亭妤
「給孩子公平發展天賦的舞台」一直是誠致教育基金會 KIST 實驗學校的願景。而這個願景,我們希望不僅僅落實在聯盟內的十三所學校,更想把這些年實地淬煉出的經驗法則,濃縮成可落地、可分享的培訓課程,幫助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師,一起在自己的教室中實現不一樣的教育風景。因此,2023 年誠致教育基金會發起了第一屆的聯盟外師資培育計畫「KIST 新星師培(K : star)」(以下簡稱 K : star)。在第一屆的計畫中,透過六堂課、雲林訪校、結業式的品格營教學演練、以及多次 Mentor 對談,在四個月中協助 20 位學員熟悉 KIST 文化與教學方法並順利結業。
計畫緣由:面對偏鄉種種障礙,老師需先安頓自我才能持續付出
在台灣 3000 多所國中小中,有 1/3 以上的學校為百人以下規模的小校。小校中的老師除了要身兼數職,還需要接應許多低學習成就、甚至家庭狀況有困難的孩子。即使老師想積極提升孩子的學習,在進到課堂教學前,就會先碰到各種問題,包含學生學習動機低落、上課不專心、行為不當等。
面對不如預期的狀態,我們從 KIST 學校的經驗中發現,唯有老師將自己的狀態照顧好、安頓好自己,才能穩定地接應孩子的各種狀況。而當孩子被安全地接應時,關係與信任才會一併建立,這樣的文化便可以在教室、甚至是學校中形成正向的循環。而此時,不論是知識,還是價值觀、品格等教學,便能更順暢地被施行,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因此,我們發展出 KIST 聯盟的對外師培計畫 K : star,以 KIST 學校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為基礎,搭配 KIST 聯盟教師的 Mentor 輔導,統合成三至四個月的培訓,協助教師實現教育理想,並能在計畫中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為台灣鄉村教育發揮影響力。
計畫內容:課堂設計從體驗出發,輔以實際校園的看見與實踐
第一屆計畫有 6 堂課程,從老師的自我覺察開始,進一步到教室中的關係與互動、非暴力溝通術以及教室文化的建立。建立好環境後,才專注到教學的方法,並讓學員了解如何幫助學生從跌倒中學習前進。整體課程平均滿意度達 4.8 分(滿分 5 分)。
計畫中我最喜歡課程的設計,有非常多的實作內容,包括各種小組討論、培訓的內容連結到教學現場…. 等等很符合我的期待與想像,所以我覺得很接地氣、很實用!
第一屆 K : star 計畫 李學員
除了課程之外,第一屆學員在計畫中也參訪了雲林縣的 KIST 拯民國小,透過實際到班觀課、了解 KIST 課堂的師生樣貌,並與老師議課、討論在觀課中學員好奇的授課方式,讓學員有機會了解到 K : star 課程講述的概念該如何應用在實際的教室中。訪校平均滿意度達 4.8 分(滿分 5 分)。
在訪校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校園的整體文化風氣十分開放而且平等,且動力十足不畏挑戰,師生之間能有平等的對話以及學生之間能有彼此的默契,而且是正向的影響且循環著,看見這邊的孩子們早已都是一顆顆的 K star!
第一屆 K : star 計畫 巫學員
計畫最後的「品格營」教學演練以情緒覺察為主題,讓學員發展 SEL(社交與情緒學習)教案,帶領學生練習辨別和調控自己的情緒。藉由計畫 Mentor 的支持和回饋,與小組夥伴彼此激盪想法,學員得以共創理想的教室文化,並將成果帶回各自的教學現場實踐。教學演練平均滿意度達 4.9 分(滿分 5 分)。
我覺得整個品格營從討論教案到 7/1 的試教,過程中跟夥伴們一起討論,一起執行,一起在教學後從孩子的反應,其他夥伴的回饋中反思並收穫。整個過程就是我最深刻的收穫,因為在現在的教學現場里,大多的時間都是單打獨鬥,有夥伴相互支持的感覺真的很好!
第一屆 K : star 計畫 郭學員
貫穿計畫的支持系統:與同組夥伴、Mentor 一同「打群架」
在四個月的計畫期間,每 4 位學員會搭配一位 Mentor,在計畫過程中給予彼此支持、討論課程內容、並共備品格營教學演練的教案。此外,每個月一次與 Mentor 一對一或一對多的 O3(one-on-one)對談,能協助解決學員的好奇與困難,並透過 Mentor 分享自身經驗,給予學員不同視角的想像。
很喜歡跟講師、mentor、夥伴們對話、交流的時候,很多時候覺得自己不是孤單的,也可以從對話中得到方向、方法,被接住、也被療癒了。
第一屆 K : star 計畫 蔡學員
談及第一屆 K : star 新星師培計畫的關鍵字,學員們不約而同地提到「溫暖」、「支持」、「夥伴」這幾個詞彙,很幸運看見大家在計畫中產生共鳴、並獲得成長。也期許這些 K : star 學員能如星星一般,帶著計畫所學,照亮鄉村小校每一位孩子的天空,一同給予孩子們公平發展天賦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