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悅菱
訪談對象/花蓮縣三民國中張依庭主任
「教學不是線段,而是射線,它有一個起點,無限延長。」從小立志成為老師的張依庭主任,過去在花蓮縣瑞穗國中任教,累積了四年導師的經驗。在初識 KIST 實驗教育的卓越教學架構時發現與自己的教育理念相符,她以自身數學老師的角度出發,描述教育如同數學中的射線,它有一個起點,但沒有盡頭,而是無限延伸,始終如一地為孩子拓展知識的邊界,她相信教育是為孩子持續拓展未來的可能性。
期許找到落實新教學方法的場域,並讓教職生涯有更多的可能
在瑞穗國中任教期間,為了實踐在校外研習所學的教學方法,並探索自己擔任導師之外的更多可能性,依庭主任在三民國中林國源校長的提議下,進入甫轉型為 KIST 學校的三民國中擔任教學組長,期待深化自己的教學,也增加行政經驗。
「從導師到行政,最大的不適應是與學生的距離變遠。」初次挑戰行政職務,依庭主任遙想之前身為導師幾乎陪伴在孩子身邊,在成為教學組長後教課時數減少、空檔更幾乎被公務佔據,難以增進師生連結而感到相當不適應;同時,也發現過去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教學場域裡不適用,因此開始試著連結過去在校外研習的所學,並在教學顧問的指引下學習與孩子溝通,讓教學得到改善,行政工作也逐漸步入正軌。雖然與學生的互動依舊有限,但依庭主任在上課時會先與學生聊聊近況,關心學生最近發生的事情後才會正式上課,逐漸找回與學生的連結。不僅減少因職務所帶來的距離感,也在行政與孩子的互動上找到平衡。
第二年在國源校長的建議下成為總務主任,肩負的不只是身為領導者的決策責任,同時必須面對未曾接觸過的職務。從棒球場改建、校舍修復、大樓耐震補強到改建閒置空間為女生宿舍,一個又一個的工程案接踵而至,秉持來到三民國中是為了學習的初衷,依庭主任卻日漸迷茫,不清楚自己所做的事與孩子的學習有何關聯。依庭主任坦言:「在擔任總務主任時,與學生的距離變得更遙遠了,尤其我當時的辦公室在邊角,彷彿身處在平行世界,經常感到孤獨。」在心力交瘁下,轉念的契機來自與誠致教育基金會教學顧問周美蓉主任的對談。「你有想過自己正在用不同的方式幫助學生成長嗎?」美蓉主任的提問讓依庭主任發覺,孩子穩定學習需要良好的環境,而這正是身為總務主任的職責——她始終在以不同的身分、不同的方式幫助孩子。自此開始正向看待這份職務,並利用假日學習法律,深化總務主任所需的專業。
從接應孩子到接應教師,每一個不同的位置全是為了孩子
依庭主任感激誠致教育基金會導入 SPTS 工具,運用 SPTS 的架構明確地設定目標,從學生如何透過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培養自我覺察、接納自己的能力,並進一步養成品格力、學習力與文化力,在生長出足夠的能力後能做出長遠且負責任的決定、創造向外探索的機會,到最後回歸到教師支持系統,唯有先接應教師才能夠接應孩子——SPTS 不僅描繪出孩子成長的輪廓也提供教師支持,確保師生可以穩定成長,讓孩子的發展透過策略變得可見、可以有效執行。
「KIST 學校與一般學校最大的差異來自團隊的氛圍,讓老師從團隊中感到有彈性、有支持,能夠橫向溝通、一起以孩子為中心解決問題,因為在低潮時被接住過,所以更深知接應老師的重要性。」依庭主任由衷說道。
第三年開始至今,依庭主任擔任教務主任,從接應孩子到進一步接應教師,過去四年的導師經驗讓依庭主任深知老師的量能有限,身為領導者最重要的是掌握老師成長的步調,再從旁指引、建議,因此在陪伴新進教師成長、培養班級經營的默契上,她會邀請老師互相觀摩彼此的課程,相較給予正確答案,更應該讓老師掌握自己的教學自主權,從每個老師不同的教學方式中汲取經驗並自我檢核。
而依庭主任認為與老師一同增能的過程中, KIST 的顧問資源、增能選修研習尤為重要,當老師擁有經驗後才有辦法將經歷帶給孩子。假設需要設計體驗的課程,那麼就需要為老師舉辦體驗工作坊,讓老師從中感受、學習,方能夠為學生設計符合預期的課程。而在顧問的觀議課上,依庭主任看見顯著的改變是起初在老師還沒有熟悉體制時,可能會覺得有被監督的負面觀感,但後來發現可以從雙向交流中獲得支持與教學量能,老師漸漸地從抗拒到欣然接納,且期待顧問觀議課的到來。一路走來,依庭主任在教育現場看見的不只是孩子的改變,老師也在從中成長,而自己更從不同的身分看見教育現場更多的可能性。
依庭主任的每一個身分、每一個立場的思考全源自孩子,從過去擔任導師,接著來到三民國中先後擔任教學組長、總務主任與現任教務主任,在每一個身分的轉變下自始至終以孩子為中心,為孩子著想也接應著教師。
談及對三民國中的期許,依庭主任對 KIST 學校的學生圖像深有感觸。它不只是理念,而是透過日常實際培養孩子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的素養,讓教育理念落地。
而依庭主任期待接下來持續與師生成長並進,一同見證孩子在將來成為各自理想的模樣,讓未來有無限延伸的可能,不只是對三民國中孩子的祝福,更是教育理想的看見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