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有威先生教育科技獎」於 2021 年 9 月 10 日公布第四屆獲獎名單,由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蘇文鈺教授、宜蘭縣政府教育處教育資訊網路中心陳一鳴執行秘書與花蓮縣卓溪鄉太平國民小學呂奎漢老師得獎,各獲得獎金 10 萬元。
為了符合 108 課綱「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精神,亦培養學生在 21 世紀應具備的能力,提供個人化、適性化與差異化的學習路徑及內容是重要且急迫的事情。為了達成目標,善用科技增進教學品質與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與動機,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策略。
獲獎人蘇文鈺教授任職於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2013 年推動 「Program the World 」計畫,教導偏鄉孩子寫程式,前兩年的嘗試下來,蘇文鈺教授發現其實偏鄉孩子需要的是長期陪伴,程式設計教學是配角,孩子的「生命教育」才是主角,這樣才有機會帶動正循環,讓他們與家鄉產生連結,進而回饋土地。
2016 年,延續「Program the World 」的計畫精神,蘇文鈺教授正式創辦「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致力於程式(Programming),自造(Maker)與資訊軟體應用的課程開發、教學和推廣,特別的是課程內容是開放性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提供偏鄉青少年更多學習機會。創立協會至今,不但在各地多次舉辦寒暑假設計自造營隊,更是協助全台灣十一個縣市,超過六十所學校夥伴與非營利組織的師生,建立長期穩定的學習環境,成為老師與孩子面對程式設計課程時,最有力也最安心的後盾。蘇文鈺教授認為:「只有讓孩子對家鄉產生情感連結,在孩子心中有了根,有了認同,願意回來做出一些改變,才有可能翻轉地方。」所以透過程式學習邏輯思維並習得一技之長,能將教育與科技結合,透過「看見家鄉-小小導演培育計畫」讓孩子認同家鄉,有一天靠自己成為地方翻轉的一股能量,蘇文鈺教授長期深耕偏鄉程式教育的發展,成為孩子這股能量背後的溫暖的助力,也「成為孩子生命裡的光」。
獲獎人陳一鳴執行秘書原為國小美術老師,後來在宜蘭縣政府教育處教育資訊網路中心(以下簡稱教網中心)協助製作教材,而後又進入宜蘭縣國教輔導團協助現場老師. 2007 年才又重回教網中心擔任執行秘書,是宜蘭縣第二位榮獲程有威先生科技教育獎的得獎者,第一位為第三屆獲獎者礁溪國中詹青蓉老師。
陳一鳴秘書在教網中心任職初期,不但協助更新中小學的資訊設備與規劃基礎資訊課程教材,也隨著網路交流資訊發展越來越蓬勃,於 2010 年運用 Web 2.0 設計「 Joy Mass 揪團來研習」,讓老師可以透過此平台發起研習活動,揪團到一定人數後教網中心就會舉辦,讓縣府辦理的研習更貼近老師的需求。隨著在國教輔導團與教網中心與老師互動的經驗,陳一鳴秘書更能貼近現場,從協助教師需求出發找到合適的科技輔助,也是秉持這樣的精神, 2013 年詹青蓉老師將均一教育平台(以下簡稱均一)介紹給宜蘭縣教育處時,陳一鳴秘書在時任吳清鏞處長的帶領下,也居中投入非常多的心力,穿針引線盡力協助老師們善用均一來幫助孩子學習。教育科技日新月異地發展,在這波疫情衝擊教育現場的浪潮中,更凸顯教育科技是未來是老師們重要的應用工具,無論是各式教學軟硬體的操作,或是 108 課綱架構下的新穎的資訊與生科課程.陳一鳴秘書總能帶領教網中心成為老師們強而有力的支持。
獲獎人呂奎漢老師,目前服務於花蓮縣太平國小,為花蓮縣第二位榮獲程有威先生科技教育獎的得獎者,第一位為第三屆獲獎者陳立輝校長。
呂奎漢老師十一年前接觸程式語言 scratch 後便開始自學,包含 3D 列印與 Arduino 開發環境等技術,並在轉調太平國小後,嘗試將其應用在日常教學中。奎漢老師也相信學習資訊科技,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溝通與教學活化設計,來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因此,透過創新、遊戲式的教學,將這些資訊技術以主題專案的方式融入課堂,來翻轉課堂風景,更與孩子日常的生活做深度結合。呂奎漢老師也透過參加比賽與展覽的方式,開拓學生的視野,例如學生設計出「布農族語學習機」及「布農歌謠學習機」,起心動念便是孩子想推廣布農族語和文化,後來也還有「無人商店自動結帳系統」、「程式控制飲料販賣機」等作品,呂奎漢老師努力寫計畫爭取經費,帶著每一屆的孩子全台東南西北到處參展十餘次,希望藉由這些經驗,一面能夠認識並扎根在地的原民文化精神,另一面也走出卓溪鄉,建立學生的自信與溝通能力,得到自我突破後的學習樂趣與成就感。除了親自帶領孩子一起學習之外,呂奎漢老師也在玉里創辦「今晚誰來Code」夜間程式班,長期教導花蓮南區的老師及學生學習程式語言,希望能讓更多師生受益。致力於科技與教育結合的呂奎漢老師,是帶領為學生通往更寬廣世界的引航人。
誠致教育基金會懷抱著「關懷弱勢,科學救國」的使命,不僅嘗試將科技融入教育,,更以科學態度與方法協助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培養品學兼優的人才,讓學生具備掌握 21 世紀的技能,提升整體國民教育品質。
關於程有威先生教育科技獎
程有威先生曾在美國創立公司並順利上市,也在從事創投業時協助許多創業家實現理想。有感於程先生作育英才的理念,誠致教育基金會與程先生的親朋好友於 2017 年設置「程有威先生教育科技獎」以紀念交通大學畢業、終身獻身科技業的程有威先生,以「教育意義」、「科技運用」、「創新性」為審核標準,評選提供學生獲得均等、一流學習權的傑出教育工作者或團隊,以鼓勵教育工作者或團隊善用科技,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品質及成效。
關於誠致教育基金會
誠致教育基金會從 2011 年 5 月開始運作以來長期關注台灣教育議題,懷抱著「關懷弱勢,科學救國」的使命,聯合很多正面力量,用創新與創業的思維,推動新住民返家的「外婆橋計劃」,創立「均一教育平台」推動台灣的數位學習,舉辦「社會創業家成長營」協助課輔單位,舉辦「翻轉教育工作坊」推動由下而上的教育創新,並於2017 年創立「KIST 學校」。目前共有六間由誠致經營的 KIST 公辦民營學校分別在雲林、花蓮、台東;兩間 KIST 公辦公營學校分別在新北與台南;一間由財團法人林業生基金會經營的 KIST 公辦民營學校位於嘉義。
希望透過資源的挹注與師資共享的聯盟體系,讓更多孩子享受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創建一個受人尊敬、有影響力的全國公立學校網絡,幫助偏鄉學生培養在大學和社會取得成功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品格力。
了解更多請瀏覽網站:https://www.chengzhi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