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子淵
2022 年底疫情逐漸趨緩,國境解封,不論國內外皆迎來眾多停擺許久的實體交流。繼美國 HTH PBL 學習之旅後,「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專案與問題導向學習」將成為 KIST 學校課程的發展核心。因此,2023 年 KIST 峰會以「PBL」為課程主軸,並結合「非認知能力」課程設計與追蹤平台應用,讓 KIST 老師在嶄新的 2023 年之始,能裝備自身的教學專業技能,並攜手邁向「實踐優質均等教育」的里程碑。
在對的路上帶領孩子深度學習——HTH 的看見與分享
在「HTH 的看見與分享」講座當中,由峨眉國中陳姿利校長、拯民國小林郁杏校長及宋亭緻老師、樟湖生態國中小陳恆毅老師共同分享於美國 HTH PBL 學習之旅的收穫。4 位講師分享了美國 HTH 學校與 KIST 學校的相同之處,以及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兩者核心理念皆以孩子為中心、HTH 學校非常重視「公平信任文化」等,同時也展示許多 HTH 學校的教學環境及學生作品照片,讓夥伴們驚呼連連。講師們提到 HTH 的學生是如何投入在深度學習當中,其核心機制為「設立教學目標,設定學生作品有固定框架與格式,且保有讓學生自主決定的空間。」而「讓學習看得見」則是 HTH 學校不論在空間設計或活動規劃上,最重視的核心概念。最後,講師也邀請所有夥伴,討論「讓學習看得見」的 5W1H(Who、What、Why、When、Where、How),期待夥伴們能將本次分享的所見所聞,轉化為學校發展 PBL 的基石。
將 PBL 在地轉化於 KIST 學校實作——PBL講座及工作坊
PBL 講座首先由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洪詠善老師做分享,延續「HTH 的看見與分享」講座,詠善老師更深入介紹 HTH 學校背景及 HTH PBL 教學設計方法。其中,詠善老師整理了 HTH 教學設計的四大原則,包含:公平(入學方式與升學)、個別化(諮詢與輔導教師)、真實的工作(與真實世界連結)、協同設計(共備與學生參與),同時也提出 KIST 學校需要在地轉化的實踐要項,並透過接下來的工作坊中一同討論操作。
PBL 在地轉化試作工作坊由三民國小的劉冠暐校長主講,與同在美國參訪過的助教群三民國中林國源校長、峨眉國中陳姿利校長及許瓊方老師、拯民國小林郁杏校長及宋亭緻老師、樟湖生態國中小林清圳校長及陳恆毅老師帶領各組討論,讓夥伴學習運用 HTH 學校相同的方式製作專案。各校小組帶著自己開始製作的專案來到這個課堂,並透過 HTH 的「五輪提問回饋框架」以及「說明型及探究型問題提問框架」,一組分享專案,聆聽其他跨校兩組的回饋,讓自己的專案透過細緻、多元角度的提問,更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專案加完整。組與組互相回饋的歷程中,三民國中林國源校長特別提醒夥伴要依照 HTH 的回饋原則 KSH:Kind(友善的)、Specific(具體的)、Helpful(有幫助的)來與夥伴相互回饋。
本次課程也帶領老師使用 HTH 運用的工具「Miro」介面,可以一次看到所有夥伴的專案以及寫下各組想法的歷程,讓老師體驗到非常深的共創感受。當每組討論專案過程中遇到 HTH 的框架疑問時,曾於美國參訪的助教群都會及時在各組旁邊支援,協助大家運用HTH的提問工具,如實的將在 HTH 學習的 PBL 在教室中轉化,展現打群架的力量。拯民國小的欣芷老師分享,透過這樣跨校共備專案的歷程,可以從他校的夥伴獲得多元的回饋,了解東西部學校的差異,以及學校各自熟悉的專案領域,讓不同的經驗跟價值觀碰撞。三民國小的哲緯老師回饋,藉由夥伴的回饋放大自己的眼光跟世界,大家有很多各類的興趣能發想不同的專案設計,原本設想很單一的東西,藉由夥伴的建議發現各式各樣的東西可以做,非常開心。
操作「說明型及探究型問題提問框架」時有一個特別的設計環節,分享組(負責分享專案的組別)會先離席一陣子,讓兩組回饋組(負責回饋的組別)可以不受分享組的表情反應,討論想問分享組的問題。HTH 這樣的設計是站在分享組及回饋組的同理心思考,藉由這樣的方式收到真實的回饋。工作坊的最後用三個問題帶著大家反思 PBL,問題分別是:「我以前認為 PBL 是…」、「我現在覺得 PBL 是…」、「我承諾要做…」,樟湖生態國中小組的老師回饋「我以前認為的 PBL 是學校春季專題課程」、「我現在覺得 PBL 是在既有的基礎上與生活連結,透過跨領域、過程不斷對話調整來達成專案目標並產出」、「我承諾要在春季專題按著此次所學來執行 PBL 」;仙草實小組的老師回饋「我以前認為 PBL 是個人或小組的主題探究」、「我現在認為 PBL 分享及聆聽各方面的意見,更能釐清問題的本質與解決的方法」、「我承諾在課堂上與小朋友來一場 PBL 探究之旅」。從大家的反思可以看到此次 PBL 在地轉化試作工作坊,藉由講師與助教群的帶領,以及運用 HTH 的工具,讓大家更熟悉怎麼當一個好的回饋夥伴、怎麼透過夥伴回饋的力量做 PBL 以及怎麼帶學生做 PBL。
讓品格教育成為孩子的生活日常——非認知能力工作坊
非認知能力工作坊分為「非認知能力課程設計」及「非認知能力發展追蹤平台」兩個主題。在「非認知能力課程設計」工作坊中,由桃源國小黃唯銘、三民國中賴柔均老師、三民國小柯君翰老師一同講授。三位講師先分享自己的學校是如何在孩子的校園生活中達到雙重目的與彰顯品格,接著,則分享品格力課程的設計方法及要點,最後讓學員們以「品格如何融入課程」、「品格活動」、「帶狀品格網絡」做分組,討論如何準備下學期品格活動或品格課程的規劃。
在「非認知能力發展追蹤平台」工作坊中,由麥肯錫顧問公司專案經理 Timmy 及誠致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劉又甄向學員介紹麥肯錫及 Colab 共同合作開發的「非認知能力發展追蹤平台」,包含平台的緣起、目標、使用方法及如何幫助老師及孩子等。講師提到,平台所提供的能力與教案資料庫、行為指標紀錄與分析,能幫助老師更容易察覺孩子的情緒,並找到有效提升孩子非認知能力的方法。透過學校規劃最合適的的節奏,漸進式將平台融入日常教學中,「非認知能力發展追蹤平台」將成為孩子、老師、學校、家長之間客觀的溝通橋樑,並讓「非認知能力」成為未來創新教育發展的趨勢。
KIST 聯盟的規模每年逐漸擴大,將有如種子初發芽的成功經驗,養育成粗壯堅韌、枝枒茂密的大樹,甚至向外播種,使其能遍地開花,而「PBL」以及「非認知能力發展」便是 KIST 聯盟期待能深入發展的兩大面向, KIST 希望創造不一樣的學習,這件事情要能做到位,在於「發展」跟「協作」,這個「協作」的關鍵則在於老師與學生間、學校與學校間能共學共成長,並發展出系統性的架構。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吉仁老師在最後也提醒所有 KIST 聯盟夥伴:「我們所做出的實踐經驗,是要有辦法協助他人,不需要再走處處碰壁的路,甚至使他人可以做得更棒。我們的目標也不是希望能成為台灣實驗教育的大品牌,而是希望讓其他鄉村學校能因為我們改變而產生改變,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