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孟庭
KIST 的品格教育內涵,注重的是能夠幫助孩子發展出成長動力所需的成功品格(performance character)。因此,KIST 借鏡美國 KIPP 學校的成功經驗,將能夠影響孩子日後人生發展的七大成功品格1(熱情、樂觀、好奇、感恩、自制、堅毅、社交智慧)引入台灣,期許能透過品格力支持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培養面對未來生活及翻轉自己人生的基底,讓孩子具備「走出家鄉的能力,走回家鄉的品格」。
品格教育不應只是進行教條上的宣達,而是能在校園每個角落都努力實踐。從整個學校環境「大架構」(macro structure)的營造、課堂中融入「雙重目的」(dual purpose)的教學、到把握每個「微時刻」(micro moment)的接應與影響,KIST 努力實踐讓學校每個面向都有意識的融入品格,並透過刻意練習,讓七大成功品格可以慢慢深植在學生心中,發展出紮實且落地的品格力。
此篇文章首先將介紹 KIST 的品格教學策略,並進一步說明 KIST 品格三大方法中的「雙重目的教學」及「微時刻」。
1在心理學家 Dr. Martin Seligman 和 Dr. Chris Peterson 的研究中,歸納了 24 項人格特質,並進一步分析這些人格特質與受試者「人生滿意程度」的關聯性。KIPP 的共同創辦人 Dave Levin 以此為基礎,抽取出 7 項「最能夠用以預測未來成就」的人格特質,作為 KIPP 品格教育的基石。
KIST 的品格教學策略
KIST 在品格教育上參考美國學者 Kevin Ryan 的 6E 教學法2,並採用高效能的品格 11 原則3及 KIPP 的「BMNFFIET的路徑」。品格 11 原則從定義品格(What)開始(第 1-3 原則),學校及老師該如何實踐(How)(第 4-7 原則),品格教育應包含哪些夥伴的領導及參與(Who)(第 8-10 原則),以及如何評估和定期追蹤品格發展(第 11 原則),給予品格教學全方面且完整的脈絡。其 11 項原則分別為:
- 定義、實施核心價值並深入學校文化。
- 全面性定義品格,包含思想、感覺和行為。
- 採取廣泛、刻意及積極主動的作法發展品格。
- 創造一個關懷的校園。
- 提供學生道德行動的機會。
- 提供以學習者為中心有意義、具挑戰的課程,以發展學生的品格。
- 培養學生的自我激勵(內在動機)。
- 全體教職共同分擔發展、實施與示範品格的責任。
- 共享領導品格教育並持續改善。
- 帶動家庭及社區成為品格發展的合作夥伴。
- 定期評估品格教育的實施、學校文化及學生的品格成長。
「BMNFFIET的路徑」的七項教學技能為:相信並且模仿(Believe It and Model It)、命名(Name It)、尋找(Find It)、感受(Feel It)、融入(Integrate)、鼓勵(Encourage It)以及追蹤(Track It)。
- 相信並以身作則(Believe It and Model It):相信品格並使自身成為模範。
- 命名它(Name It):給予各項行為標籤來確認其與品格的連結。
- 發現它(Find It):介紹現實世界和虛構的例子,透過討論了解符合品格的具體行為。
- 感覺它(Feel It):讓孩子感受到專注和發展品格所帶來的正向改變。
- 融入它(Integrate It):創造雙重或多重目的的品格教學,把品格教育融入課程或生活。
- 鼓勵它(Encourage It):給予品格表現優良的孩子讚美及鼓勵(精確、描述性的稱讚)。
- 追踪它(Track It):定期記錄、追蹤孩子的進展並持續討論品格。
透過這七項教學技能,老師先是努力讓品格外顯,因為唯有讓品格外顯為可觀察時,才能更容易去檢視教學的有效性,學生也較能與品格產生連結,進而可以專注在品格的養成上,著眼於學生的行為和習慣,進而形塑強健的品格。
26E 包括典範學習(Example)、啟發思辨(Explanation)、勸勉激勵(Exhortation)、環境形塑(Environment)、體驗反思(Experience)以及正向期許(Expectation)六項。
3品格 11 原則(11 Principles Framework)由美國品格教育機構(character.org)提出,著重發展學校的每一個面向。
何謂「雙重目的教學」及「微時刻」?
至於何謂「雙重目的教學」,即是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品格教育,將各領域學習的內容和教學情境成為練習品格的素材,讓品格教育和知識不再是兩條平行線。例如在語文領域學習時,透過「閱讀理解策略」,讓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同時,分辨並認識文本中有關七個成功品格的具體行為;或是在體育課程中,將不同競賽項目以品格命名,讓學生藉由團隊合作與全力付出,體會七大品格在生活中的實踐;又或是在校本課程中,以七大品格為主題設計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
而品格力的培育除了在課堂中的體現,亦會在學校生活中的每一個「微時刻」發生。在生活中的任一時刻,藉由老師的引導對話、帶孩子進行反思,將發生的行為、事件與品格做連結,協助孩子覺察情緒與感受,引導出正向品格語言與行為,就是掌握「微時刻」的品格教育。例如孩子在課堂上克制不隨意走動,可以稱讚他發揮了「自制」品格;在分組活動討論時,可以鼓勵他發揮「社交智慧」。
KIST 品格力的學習並非單獨的一門課程或是活動,透過與學習力的結合,漸進式地由老師的教學中,搭配刻意練習、定期給予學生在學習方法及態度上的回饋,使學生長出肌肉記憶來,並透過微時刻的掌握,讓七大品格從生活中滋養出來、無所不在,形塑真正進到學生心中、能長期落實的品格力!
欲進一步閱讀 KIST 老師如何實踐「雙重目的教學」及掌握品格「微時刻」,點擊下方現場故事了解更多,下一次將進一步談 KIST 品格三大方法的第三項——大架構,敬請期待~
*現場故事:
1.〈實踐「雙重目的」教學,讓品格存在於生活的每一刻〉訪談拯民科科老師
2.〈讓七大品格融入於教學中,照亮每個孩子的可能性〉訪談三民博雅老師
3.〈在體育與學業的兩端,共同帶出孩子的改變〉訪談三民+吉川和韋伶主任
4.〈用對話引導孩子認識情緒,在微時刻種下品格的種子〉訪談樟湖勤偉老師
*延伸閱讀:柱子老師(柱督)的課堂記事〈Dual purpose 的閱讀品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