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孟庭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學校發展策略上,每所 KIST 學校分別根據學生特性與地區、文化背景的不同,訂定出能回應學生需求及學校願景的校本課程,突破過去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學校經營模式,期待透過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方式,除了提升偏鄉孩子的學習力,同時透過非認知能力的融入,進一步強化內在的學習動機,讓孩子不僅擁有走出部落的能力,更有走回家鄉的情懷。
非認知能力融入校本課程
在 KIST 學校所在地區,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家庭支持力道不足,加上早期逆境經驗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學童比率較高、早期學習支持薄弱等不利因素,在學習準備度普遍不足下,KIST 學校首重品格力與社交與情緒學習(SEL)的學習,以協助學生穩定情緒,才能提升學習動機等內在驅動力的培養。
因此,「非認知能力」的融入成為所有 KIST 學校校本課程的共通性。有些學校會在校訂課程中設置「品格課」(或「品格思辯課」),透過特別規劃的課堂與孩子討論、認識品格,同時進行 SEL 的練習;即便沒有特意設置的品格課,在校本課程進行中,KIST 老師亦會透過雙重目的的教學設計,例如圍圈、品格語言及微時刻掌握,在任一課堂或活動中自然而然的放入品格力,讓孩子無論是在自學力養成或是文化探詢的過程中,皆能同步鍛鍊品格,進而不斷提升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與自信心。
走出部落的能力: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
KIST 三民國中有三班體育班,學生無論在球場訓練或外出比賽時,常有老師無法隨時隨地陪伴在側的時刻,此時對於普遍學力不足的孩子而言,發展足夠的自主學習能力便顯重要。因此三民國中除了品格與 SEL 課程外,於 109 學年開始在校訂課程中規劃「自主學習課」,希望藉由帶領孩子進行「筆記法學習」、「讀書計畫表規劃」、「學習平台與工具使用」與「線上電子書借閱」等,逐步培養孩子擷取重點與資料運用等能力,並進一步結合各領域科目,在基本學力課程中持續練習這些技能,期望自學力能成為每一位孩子能帶走一輩子的重要能力,進而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KIST 拯民國小則在學力穩定提升之下,希望能提供孩子更多機會去探索學科以外的興趣,於是在 110 學年的校訂課程中,新增了高年級的自主學習課程。在自主學習課上,老師打開所有圍籬,在沒有任何限制之下,讓孩子自主去發掘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再自己選擇工具去完成它。面對這樣開放的學習型態,跳脫框架對孩子而言不僅是重要的學習,更希望能建立「為自己而學習」的內在動機,讓孩子自在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走回家鄉的情懷:回應地方與社區特色
KIST 桃源國小座落於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是個典型的布農部落,學校也有 90% 以上的孩子來自布農族。面對這樣渾然天成的文化氛圍,桃源國小長期以來將「文化力」至於校本課程發展的主位,在「統整課程」上,老師透過不同的主題規劃帶領孩子認識自己的根,搭配每年十一月由學校主辦、邀請全村參與的布農傳統慶典「嬰兒祭」,讓學校與部落成為文化發展的共同體。在校訂課程之外,透過學科、日常對話的文化力置入,讓孩子對自身文化不僅是學習、更能產生由心而生的認同,與家庭、部落產生連結,進而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持續以自己的文化為榮。
KIST 樟湖生態國中小位於雲林古坑海拔近 800 公尺的山上,因應學校周遭富饒的生態,樟湖以生態立校,將校本課程與生態融合,期望帶領孩子理解所在這片島嶼的主體性,並找到在環境中適應長大的方式。樟湖的四季課程配合台灣的氣候環境,在春天進行原鄉踏查主題研究、夏天進行農山漁村點自主服務旅行計畫、秋天進行百岳登頂、冬天進行單車挑戰,然四季課程並非只是單點式的規劃一趟旅行,從學期開始老師會帶著孩子做課前的研究、準備與議題關注,期望能培養學生有別於知識外的素養,成為一位具備公民意識的全人。
面對偏鄉及小校的困難與限制,KIST 學校抓緊校本課程規劃的彈性與機會,對準學校願景,並能根據學生及社區發展需求不斷做調整與修正,落實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強化品格力、文化力與學習力的。
欲進一步閱讀 KIST 校本課程實踐經驗,歡迎點擊下方現場故事了解更多。
*現場故事:
1. 〈數學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訪談三民國中 張依庭老師
2. 〈自主學習課程 x 品格: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訪談拯民國小 林詩穎老師
3. 〈在自然中學習,在登山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的意義〉訪談樟湖國中小 王大鯤與洪珮甄主任
4. 〈不僅是場祭典,從嬰兒祭看見文化認同與品格力〉訪談桃源國小 林慧萍校長、陳素惠老師與徐玉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