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蔡霖東
訪談老師 / 三民國中 蕭吉川主任、林韋伶主任
明亮整潔的教室中,只見六七個圍繞在小桌前的孩子,和在白板上塗塗畫畫的年輕老師。畫完了一個五邊形,老師問道:「正五邊形的內角角度,要怎麼算?」「三乘一百八除以五。」一個孩子手都還沒舉直,就從口中爆出了答案。老師再問:「非常好,那正 N 邊形呢?」這次的回應是一陣沉默。「沒關係,我們重新推一次,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這裡是花蓮三民國中,教育部核定特偏學校,2020 年轉型為 KIST 公辦民營中學。三民的學生大約一半就讀體育班,每週都有很多時間在棒球隊、射箭隊、和舉重隊的專訓中度過。要如何兼顧學業與體育,對孩子與老師來說都是挑戰。
這堂數學課錯了也沒有關係
「這些孩子他們具體的都 OK,但要進到N的時候,就還沒有代數的概念,他們可能在七年級就脫鉤了。」數學課結束後,走下講台的蕭吉川主任如此解釋方才的情形。在國小階段,許多學生因為練體育,平時在學業上不受期待,在課堂中回答錯誤時更會被老師指責,要求他們安靜聽課。這些負面經驗都壓制了他們的學習動機,讓學習進度更加落後。
課堂中,吉川主任期待孩子發揮 KIST 七大品格中「堅毅」的精神,在錯誤中不斷嘗試。為了鼓勵孩子在課堂上的參與,若是在解題中有貢獻,不論正確與否,都會得到可以換取各式獎勵的代幣。
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的改變也來得很快。在上一次段考前,吉川主任發現教不完進度。當他詢問孩子們如果考卷裡有沒教過的該怎麼辦,孩子們說:「沒關係,我們不會寫就真的不會寫,會寫的我們就認真寫。」
在射箭場上為自己再努力一下
校園的另一端,是孩子們早晚練習的射箭場。身兼學輔主任的射箭隊教練林韋伶主任說,導入 KIST 後,三民國中有不少新的改變,除了許多研習與機制,這學期也開始試行新的出賽辦法:體育班的學生要在段考中至少有二到三科及格,才能夠代表學校參加比賽。今年,射箭隊九年級學生佳佳(化名)便因為成績沒有達標,無法參加每年最重要的比賽──全中運。
佳佳在確定不能出賽後,經常會在訓練時於練習場上不按訓練課程練習,而影響其他隊員模擬比賽的練習。韋伶主任注意到這樣的情形後,運用研習中學到的「師生對話」,以對話取代責罵,告訴孩子出賽辦法早在事先告知,想要比賽就該為自己做好準備,而不是期待他人的寬容。韋伶主任也是體育班出身,她深知競賽表現固然重要,但未來仍需要基本學力,否則沒有另一條路。
韋伶主任說:「只有大腦裡的東西才是偷不走的。」若是受了傷離開職業賽場,沒有大學學歷也當不了學校教練;即使一直在球場上發光發熱,學力不足也容易在社會中吃虧。這些新的規定,不是為了讓學業牽制體育,而是為了達成老師與孩子設下的目標:「真心愛自己,用心賦能自己,為自己的幸福持續做出選擇和承諾。」
面談後的晚上,幾個學生倒完垃圾回到訓練場,發現下午還在玩耍的佳佳,現在正認真地自主練習,便問她說:「學長你幹嘛這麼認真?」他回答:「我要為自己做些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