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惟心
訪談對象/台南市仙草實驗小學校長 李志軒
「我長大要跟李志軒老師一樣。」仙草實小李志軒校長侃侃而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感動時刻。校長在 25 年的教書生涯中,至始至終深信,若在孩子的求學階段能夠種下學習動機的種子,後續那份影響力的擴散是超乎我們想像的。秉持這樣的信念,志軒校長究竟是如何帶動仙草實小轉型成 KIST 公辦公營學校呢?
勇於轉型,才能突破現狀
志軒校長表示,剛來到仙草實小的時候,學生不僅人數少,弱勢生的比例也很高,19 個學生裡大概有五到六成皆來自於單親、隔代教養,亦或經濟弱勢的家庭。這樣的背景導致他們缺少許多同儕互動、文化刺激的機會,像是許多仙草實小的孩子都沒有吃過麥當勞、沒有搭過火車等。或許對城市裡的孩子而言,這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對仙草實小的孩子,卻是非常陌生的體驗。
於是校長不斷在思考,究竟該如何幫助這些孩子,給他們多一些學習上的刺激。
除了學生背景帶來的挑戰,志軒校長也發現,當學校的制度僵化,會讓老師的自我效能感逐漸降低,甚至影響到教學的品質,導致老師的教學動力相對較不足且保守。
綜合這些因素,校長認為轉型與改變才有辦法去突破現況。校長也強調:如果不是從體制或整個型態上做出改變,很難突破現有的固著和限制,便難以達到轉型的效果。
因此,透過轉型為實驗學校,不僅讓教師們有一個依循,也讓他們意識到有改變的必要性。如此才能有別於傳統,更接近教學理想的目標。
莫忘初衷,在逆境中持續耕耘
在轉型路上,不免遇上許多挑戰。志軒校長提到剛開始推動轉型時,許多教師會因為誤解或理念上的差異而產生衝突,有些教師甚至決定要離開。校長也坦承,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包含教師與家長對於轉型的擔憂,當下其實非常挫折,也感到相當可惜。
「有時候對某些事,還是要有所堅持,時間是最好的裁判。看到雙方的進步,將會帶動下一次的成長。」校長說。即使遇到許多挑戰,校長仍持續為仙草實小的轉型努力,甚至身處國外也持續與校內夥伴溝通學校轉型的事情。慢慢地老師們會發現,大家的節奏逐漸趨於一致,時間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裁判。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學生人數已從原本的 19 位增加到 47 位,有些認同學校理念的家長,甚至願意每天開車兩小時把孩子送來上學;原本對於仙草實小轉型存有疑慮的家長,也因為看見學校有許多好的改變,轉而支持仙草實小。
打造文化,凝聚「打群架」的好戰友
「我覺得教育裡沒有獨善其身這種事。」面對仙草實小未來的發展,志軒校長期望能夠建立團隊原則與共好的文化,讓仙草實小不是只有遵循校長,而是遵循一個全校教師共同認同的核心價值。
團隊原則像是隨時抱持「回饋是最好的禮物」的心態,希望大家都願意心胸開闊地接受他人的建議,共同解決問題,不會擔心有所冒犯等。讓老師們在普遍信仰的基礎下,推動團隊變得更好,使影響力得以永續並且擴散,整個校園才可能進步。
在建立文化方面,校長也提到基金會一直陪伴在師長們左右,給予許多支持與幫助。舉例來說,基金會提供許多增能或交流的機會,像是領導人輔導、跨校分享等活動,讓校長能夠學習以不同角度看待事情,也讓老師們交流各校的策略和方法。
一旦老師們有共同的看見,久而久之便產生一些共同語言,進而慢慢形成一種文化。例如仙草實小的老師們會共同籌組讀書會,一起閱讀了《成長性思維》、《與成功有約》等書,透過彼此發表閱讀心得,老師們對於書中提到的內容慢慢形成默契與共識,間接凝聚了整個團隊氣氛,校長表示這是仙草實小快速進步的關鍵因素。
慢慢地並肩作戰的老師們看到了彼此的進步與成長,進而增強轉型的信念,共同關注於學生的進步,讓整個團隊更加茁壯。
由於家長們的支持,加上老師們彼此扶持,讓孩子得以在開放、溫暖的學習環境中成長,而這也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帶領學校轉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我們在志軒校長身上看到了熱情與堅毅,加上老師們與基金會的投入,就像校長說的,「時間是最好的裁判」,透過校長與老師們的努力,仙草實小找到了自己的節奏,也逐漸朝向理想的教學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