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誠致教育基金會專案教師 胡茵
誠致夥伴在一次美國參訪交流中,將一份與教練對話相關的文件帶回台灣,這份文件源自琳達・貝蘭斯(Linda・Belans)博士的書《存在狀態:平等校園的領導力教練(暫譯)》(States of Being – Leadership Coaching for Equitable Schools)。貝蘭斯博士擁有超過三十年的教練經驗,而大部分的對象都是在弱勢地區服務的學校領導者。這本書提煉出所有學校領導人和老師都可以應用在自已身上的實踐方法,期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將學生福祉視為工作核心,並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下發揮領導力,帶領學校邁向卓越。
KIST 對話卡的誕生
貝蘭斯博士的精神與 KIST 不謀而合,KIST 學校同樣也期待透過教練對話的方式,支持領導人與每位教學者,持續為教育平等而努力。因此,基金會夥伴們透過激盪與設計,並考量 KIST 學校的需求,發展出一套 KIST 對話卡,作為夥伴觀議課對話使用。這十二張對話卡分別是「別急著下指導棋、榮耀每個故事、保持好奇、關注當下、保持無畏、注意重複模式、使他人沈浸在自己的智慧中、設身處地、人人握有一塊真相拼圖、看見更好的自己、認可神秘之處以及沈靜自我」。
翻轉「觀議課」的既有思維
「觀議課」這三個字對一些老師們來說,比起支持,更像是一種考核機制,因為在過往的經驗中,老師上完一堂課後,往往會有一群人給予這堂課反饋,老師要虛心接受指教,並且提出相對應的改善方法,像極了教學檢討會。有趣的是,「觀議課」原先的用意是要幫助老師在教學專業上突破成長,為什麼反而給老師帶來另一種壓力?
比起告訴老師要往哪去,不如帶著他思考下一步可能
當老師只能是「回饋接收者」,等待經驗較長的前輩給予教學調整的建議,授課者也許能馬上得到解決教學困境的方法,卻也少了探索的可能與突破的機會。久而久之,老師會習慣性扮演「接收方」,失去教學成長的動能與 自主性。KIST 對話卡提醒我們,身為學校領導人或是督導教練,比起告訴老師要往哪裡去,不如用提問帶老師思考下一步還有哪些可能,也許更能讓老師感受到支持。
相信人都會成長,別急著給答案
你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能力面對眼前的挑戰,並且找到解決方法嗎?曾經有一次機會,和一位督導一起進行觀議課討論,過程中我覺得困惑,為什麼這堂課明明有這麼多可以調整的地方,這位督導卻不直接告訴老師?結束後我忍不住問:「這位老師的課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你不著急嗎?」督導給了我一個印象深刻的回答:「就是因為相信老師有能力成長,所以我才不急著給他答案,這些東西要從他自己長出來。」直到累積一些與老師觀議課的經驗,我才漸漸明白「從老師自己長出來」的意思,其實就是KIST對話卡中「使他人沈浸在自己的智慧」這張牌卡的精神。讓老師看見自己已經擁有的亮點和優勢,進而相信自己有能力突破現況,並且藉著這些優勢來開展更多可能。
保持好奇,不帶批判的提問
很多時候我們的提問其實只是想表達我們的個人見解,而不是去聆聽對方怎麼想。像是「你如果這麼做,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雖然看起來是個問句,實則表達「你就是沒有照我說的去做,才會落得今天的結果。」對話裡如果時常出現這樣的問句,最終會讓對話失去一來一往的互動性,成為一言堂的局面。
和夥伴觀議課的時候,「保持好奇」是我最常用來提醒自己的一張牌卡。因為支持的對象是新進教師,有時會在和老師對話時落入「效率的陷阱」,希望在短時間內提供老師多一點回饋,但這會導致每個提問都帶有目的性,並沒有辦法幫助我理解老師的痛點和最迫切想增強的技能。因此調整對話的節奏,在丟出提問前,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我想問這個問題?」能幫助我帶著單純好奇的心、用相同的步伐看見老師的需要。
專心聆聽,才能在每段故事裡找到寶藏
在陪伴老師的歷程中,我發現老師們很會反思,通常在議課開始,就會分享自己哪些地方可以調整、哪些環節設計得不夠精確。每次聽見老師們分析自己的課堂,都很佩服老師,同時要上課,又能開啟強大的後設功能進行回顧。記得有次和老師議課時,他提到對於自己細小的聲音感到很困擾,總覺得自己沒辦法像有渾厚嗓音的老師一樣掌控全局。「榮耀每個故事」的牌卡在這時候就派上用場,相信每一段對話中,都有屬於對方的獨特亮點,而我們要做的便是讓老師「看見」。我帶著老師一起看見自己聲音的美好,思考怎麼在吵鬧的環境中用細小的聲音創造反差,也一樣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和老師對話就像解鎖,要仔細聆聽每一道卡榫的聲音,才能和老師一起開啟最終的寶藏。
教師支持是「以人為本」的工作,更需要信任、同理作為基底,才能開啟有意義的對話。在陪伴老師的路程上,我們也期待展開一段探索的旅程,讓每一位夥伴都能將自我與專業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