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博穎
訪談對象/雲林縣立樟湖生態國中小校長陳清圳
座落於雲林古坑的樟湖生態國中小,原來是一所位在半山腰、人煙罕至的小校。經歷了生態實驗學校的轉型、加入 KIST 聯盟後,樟湖重視品格發展、多元素養的教育環境逐漸受到學生與家長的青睞,成為本地及外來學生的理想教育選擇。而在這個豐饒的教育基地背後,從學生、家庭、社區多個層面辛勤耕耘、共創優質教育的人物,便是已在雲林教育界服務多年的陳清圳校長。
從公共領域到教育實踐:校長的教育路起源
提及自己進入教育領域的初衷,清圳校長坦言自己考大學時,對於教育還沒有明確的想法和理念。由於熱衷公共事務,他第一志願填的是政治系、企管系,但由於家人不支持,才選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現台北市立大學)初等教育學系。
初上大學時,他依然熱衷參與天安門事件聲援、野百合運動等社會倡議,直到大三選擇教育行政作為專攻領域,才對於未來的教育職涯有更清晰的想像。
臨近大學畢業之前,清圳校長受到教授邀請攻讀研究所、之後留在北市大任教;但他認為教育現場的實際情況,跟在學校學習的教育理論有所差距,因此選擇結合田野研究、生態觀察的興趣,到國小擔任老師。
大學校、小學校、新學校:多元的教育經歷與看見
清圳校長初入教育圈時,便立下目標,希望自己可以在「大學校、小學校、新學校」三種不同類型的教育現場,累積制度運行、師長互動、開創模式等面向上的經驗與視野。
最初他任教於台北天母地區的學校,學生家庭社經地位高、經濟無虞,但多數父母工作忙碌、無暇陪伴孩子。親子之間相當疏離以外,鄰里間也缺乏社群凝聚力,學校成為許多孩子唯一能建立穩固人際連結的地方。雖然規模大的明星學校帶給他許多教育行政的歷練,城市中疏離的人際關係卻加深他回家鄉雲林從事教職的意念。
回到雲林後,清圳校長先是在市區的國小服務,後來先後擔任華南國小、樟湖生態國中小的校長。這裡的孩子有高比例是弱勢生,每個孩子所面臨的困境都不相同,也各有多元的特質。他希望,在有教無類的基礎上建立孩子們的價值觀與品格,而後依學科學習的差異性做個人化的教學調整。如今樟湖的教育特色吸引外地的孩子前來就讀,學生群像也更加多元。
KIST 教育實踐:理論與實際
作為見證樟湖生態國中小轉型為 KIST 學校的一員,清圳校長對於加入 KIST 對學校的影響有深入的觀察。
在轉型的過程中,清圳校長坦言,許多教師對制度改革較難適應,有高比例選擇轉職,但 KIST「打群架」的群體文化讓教師交接之間的縫隙縮減至最小,使孩子受到較穩定品質的教育。
對於清圳校長而言,KIST 強調的「文化力」是學子親近在地社群、尊重差異為立足根本,而「品格力」則是孩子接軌世界、創造共好社會的基礎,轉型為 KIST 學校使樟湖能更有系統地強化兩方面的教育。基金會豐富的教師培訓資源,也讓近年樟湖的教學品質進步,會考「減 C」成效顯著,使孩子在豐富的課外學習之餘穩固課業基礎。
未來願景:生態教育推廣與教育人傳承
提及對於樟湖及教育界的願景,清圳校長列出兩個明確的目標:一是希望樟湖能成為台灣、乃至於亞洲的生態教育基地,持續推廣校內的專題領域導向課程;二是希望培養接班人,傳承經歷給未來的教育領導人才。
清圳校長也給予想要進入高需求地區服務的青年誠懇的建議:把自己視作「學習者」而不是「奉獻者」,切忌以奉獻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才能從在地文化中長出力量,共創契合在地特質的理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