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力元
訪談對象/雲林縣立拯民國小校長 林郁杏
「在這裡的大家都非常地友善待人,會有一股溫馨、一股幸福感。」這是林郁杏校長眼中的拯民國小。
雲林縣虎尾鎮拯民國小走過廢校危機,在五年前轉型成為 KIST 學校。郁杏校長伴隨拯民一路走來,帶著心中深深的信念,結合教師、家長與社區的力量,與孩子共同建立拯民的學校文化,在生活中練習品格、提升學力,更將「努力學習、友善待人」的理想化為行動,充盈拯民亦期盼改變台灣。
堅定信念,一起辦學的強大力量
走進教育現場,郁杏校長深刻體會到教育的力量。「在教學裡面可以發揮很多創意與想像,當你想出一個新點子放到班級裡面,孩子們因為這樣得到快樂,或是看到學生不一樣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很大的成就感。」回憶深入教育的初衷,她帶著創新與勇氣,從多元的面向帶入教學,希望孩子從生活中體驗到不同的世界,並為其搭建舞台,鼓勵孩子展現自己。
秉持這樣的信念,郁杏校長發現實驗學校是打破框架與結構性問題的解方。五年前與 TFT 老師合作,組織起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為拯民國小帶來生機。教師們精益求精,相互發想配合,為教育帶來豐沛的能量,「用全校的力量在辦學」,教育便能越做越好。
同時,拯民更將教學與學習連動到家長端。學校舉辦社區公聽會和家訪,在不斷與家長對話的過程中了解這些家庭,家庭亦理解拯民的理念與方式,雙方取得共識便相互支持。當家長關心學生在家的品格教育和學習表現,良好的教育環境便能形成。
郁杏校長將「打群架」的理念貫徹在教師、學生與家長上。教育從來不是單打獨鬥的事情,更不是教師將知識大量灌輸給學生後,單以考卷與分數衡量學生的價值。以孩子為中心,將學校、教師與家長的心凝聚在一起,才能看見孩子的潛能。
教育是相信、實踐,然後等待看見
「我們是農夫,撒一顆種子、插一根秧苗,你要很久的灌溉,才會看到他結穗。」郁杏校長認為教育不是特效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步調與風格,我們可以用不同方法提升學力,建構良好環境以培養孩子的品格力,但最重要的是堅定信念且耐心等待。
拯民國小強調學習力的提升與品格力的內化,教師與孩子分別在「晨圈、夕會」中,透過交流想法達到自我省思。不僅堅定教師信念,孩子也經由審視己身與聆聽他人,了解生命的多元性,逐漸形成「努力學習,友善待人」的樣子。
而「喝采」的習慣,是藉由在胸前轉動雙手以表達鼓勵與感謝的動作,養成孩子思考、發表意見與尊重他人的能力。教師透過課堂及晨圈夕會中的刻意練習,讓轉學來的孩子們從冷眼旁觀,到漸漸認同並加入喝采的文化圈。
孩子從小的經驗深深影響他們面對世界的方式,而改變習慣需要很多時間和心力的付出。「所有的學習和所有的品格,一定都會改變的。」郁杏校長串聯學校所有資源,靠著不懈的精神帶著師生一起練習,讓孩子在多元、正向的學校文化中成長,相信孩子的無限可能。
「讓我們能夠站在彼此的肩膀上,一直往上前進。」郁杏校長持著教育初衷,堅信正向品格影響著孩子的自我認同,進而改變孩子對學習的想像,發展不同的自己;並期望拯民成為教學基地,讓更多有相同教育理念、創新的老師學習與分享。
教育始終是漫漫長路,是眾人共有的挑戰;而學校,是影響孩子生命重要的一環。「讓台灣更美好」是 KIST 和郁杏校長共同的嚮往,她將帶著這份堅定的信念,持續在台灣教育路上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