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敬
是怎樣的辦學組織,可以在 2017 年起至今五年內擴充出十校的規模?
是怎樣的教室風景,讓不同教學經驗的老師都願意為此努力並盼望其發生?
是要有多少教育能量,可以讓龐大且不斷優化的信念與課程凝練,並讓新進老師對未來有想像也願意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短短的三天半,K Camp 從講師到後台實習生不放過任何微時刻來展現 KIST 味,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淬鍊數十年教學知識與經驗,並落實在課程前的晨圈、以及每天近六小時涵蓋入場、出場券的紮實系列課程,課後還有各校夕圈,將 KIST 的骨架與精神用具體的房子圖來展現最終願景的同時,更以浸潤式的展現與陪伴,將教學力、品格力與文化力三大主軸回應,並共同構築出改變的起點。
文化力:碰到困難的事,回文化找答案
一開始的課程從文化力出發,邀請到現任臺東縣萬安國小的鄭漢文校長(桃源國小前任校長)作為講師再適合不過。漢文校長是全台第一個將均一導入課堂使用的老師,更因為多年的教育經驗以及總是以學生為出發點的思考,被基金會董事長 – 方新舟董事長形容為「KIST 人道主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漢文校長透過提問,邀請大家思考「何謂文化?」,並收斂出文化的本質:不是只有一點一撇或一記刻劃,它是歷代累積下來的印記。每個新進老師帶著自己的看見與既存思維來到一個地方,可能會產生誤解甚至是衝突,因此建立文化不只是看見上層文化,而是實際感受在地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並轉換成自我的認同。而教育工作除了傳道授業,也是傳播這些價值體系、學習人類世界觀的多樣性以及激發未來創造力和心與心串連的重要工具。
然而,不只教育場域中的土地故事才叫做文化,漢文校長更適時地拋出 KIST 的文化,也清楚地揭示「差異就是力量」因為每間 KIST 學校不是出自相同的文化脈絡,因此不會追求每個學校都複製成同種樣貌。而最彌足珍貴的,是大家雖然在不同的學校空間,卻能發展出共同的精神願景。
學習力:卓越教學架構
第二天的課程由基金會執行長吳明柱(柱督)、拯民國小林詩穎(塔逼)老師、樟湖生態國中小陳綺華老師和桃源國小林幸慧主任共同授課,課程包含卓越教學概論、自我與他人、教室文化和教學循環的具體方法。
卓越教學架構可以說是 KIST 的教學運作核心,不僅是辦學願景的總和,更是發展的指引,以及最重要的現場實踐策略。卓越教學構面從覺察自我開始,「這是構面中最「自我」的部分,之後就會越來越走向專業化」塔逼老師笑著說。而把自我與他人放在卓越教學的首要目標,就是因為學生最好的學習狀態構築在穩定的環境,而穩定的環境包含教師本身。
帶著先照顧自己再照顧他人的能量後,綺華老師用自己的班級布置展現了充滿多元樣貌的教室文化,「教室文化並不單單是在線段兩端求取平衡,是看情境與充滿彈性。」綺華老師更透過 PADLET 引導大家思考自己所期待的歡樂教室風景,不是用遊戲吸引孩子聽課,而是在每項教學與學習的行動裡注入歡樂的元素,並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學且願意學。老師本身更要以身作則,從成長心態到如何道歉,其實都是營造正向教室文化過程中,很重要的教師姿態。
幸慧主任分享桃源國小這幾年為了深化部落文化而設計的課程,搭配 KIST 新進教師手冊,讓老師們體驗如何在課堂中運用教學循環策略。透過更清楚的學習步驟與提問策略,搭建學習鷹架,也不忘回到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期待,協助孩子面對知識時運用存取、思考、表達的個人化學習歷程,使教學更有效能同時,也讓孩子成為教室的主人。
一整天的學習力課程讓新進老師了解到,有目標同時,還需要方法與策略。然而,以文化力為根柢,發展學習力,亦需結合品格力,以提供孩子學習的驅動力及情緒接應。而在 KIST 文化中,品格代表著多大的意義呢?
品格力:51% 的品格力 + 49% 的學習力
由三民國中的林國源校長,以及同校的蕭吉川老師、拯民國小的李科賢老師和桃源國小的黃唯銘老師,帶大家認識社交與情緒學習(SEL),期許教學的同時不忘品格鍛鍊,達成雙重目的的方向來設計課程內容。「SEL 課程不是只有四十分鐘的一堂課」,它從言教、身教、制教及境教出發,全體教師用打群架的方式將整個校園作為場域來設計,而 SEL 的本質是關心,這沒有固定框架,它更多時候是從對話中的微時刻來建立。
SEL in Taiwan 的創辦人 MASA 老師也帶來「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課程,透過情緒調節小技巧(聽、停、看、行)幫助老師們增進幸福感。建立正向關係後,做出正確的決策並實現目標,而這些自我對話與靜心的過程都是為了更深入探索品格鍛鍊的運用。
結束 SEL 課程後,進入 K Camp 最後的系列課程 –「品格鍛鍊工作坊」,由基金會專案教師胡茵老師先概述七個品格的由來,便邀請老師使用 Jamboard ,設想衝突的時機點,要如何將品格轉化為能量,將衝突轉化為學習機會,將失敗轉化為值得慶賀的成長。老師們透過討論,驚喜的察覺各種微時刻發生的可能性。隨後,胡茵老師請老師們嘗試以品格為概念,繪製出自己想像中的教室設計圖。老師們以七大品格為發想,從門口的心情量表來展現「熱情」、用圖書角落的分享好書活動來展現「社交智慧」、個人置物櫃除了「自制」還可以展現「感恩」……各種創意從教室角落到天花板都不放過。同時,也看出老師們躍躍欲試的眼神,將品格應用於教學現場不再僅止於腦中的想像,而是可以落地並實踐的刻意練習,也是老師們內化且帶得走的養分。
回扣到國源校長一開始的分享,他認為情緒、關係與選擇是人生三大課題,期待 KIST 夥伴都可以展現好奇、堅毅、樂觀與感恩的品格,一起打群架,成為個人生命議題中幸福實踐者。
偏鄉教育不單單是教育的問題,更是社會的問題。紮實緊密的課程不是為了嚇壞新加入 KIST 的老師,而是因為想看見的未來願景太高太巨大,而產生出的高期待。但在高期待與需求中也不忘溫暖的連結,K Camp 的課程設計從開始到最後一刻都在告訴老師們:在致力於教學前,更別忘了覺察及照顧自我。
成為百分百的 KIST 老師,是選擇,更是承諾。新課綱的最終目的在於培育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與 KIST 期待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願景不謀而合。願有一天,老師不再需要孤軍奮戰,不放過任何微時刻地,讓孩子可以在公平發展的舞台上長出自己的生命姿態,成為生命的主導者。